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

不能隨便受賻!

通常在婚宴喜慶場合中,都會設有專責負責收受禮金之處,不過一般都比較謙虛,都不會特別標示。
另外在其他各項活動中,如果是接受樂捐贊助時,亦復如此,為示謙虛,也都不會特別標示,而改標“來賓簽到”四字。
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場合是“喪事”,則會專門設有“受賻處”,有些則只標示“受賻”兩字。
這裡夢筠我要特別提醒大家:“赙”字很常出現,但是卻不能亂用!
因為此字乃係專指“喪家接受他人財物資助”之意,所以只有喪家接受他人財物資助的收受處才能叫做“受賻處”!
其他如廟會接受信眾樂捐財物贊助的收受處則可標示為“受付處”!
前天,我在我在參加某社區應時活動時,突見“來賓簽到處”竟然被標示為“受賻處”,好好的一場歡樂活動,只為這三個字讓我對這次活動的滿意度打了不少折扣,心想幸虧當時主其事者沒有特別請社區八音班來表演,否則豈不更糟?
本文並於 http://moonyunblogspotcom.blogspot.tw/ 同步貼出

酒肆暗語

猜猜看!
某君偕其友入一酒肆飲酒,因為生意頗為不賴,老闆遂於酒中摻水混賣。
某君甫飲一口,覺其幾乎無味,遂以暗語問其友曰:
「你覺得三酉哥如何?」
其友亦飲了一口後,皺著眉頭曰:
「有若金生麗。」
沒想到老闆竟然亦非弱者,聞言即刻應曰:
「莫嫌小店金生麗,隔壁還有海鹹河的呢!」
哈哈!
你知道“三酉哥”、“金生麗”、“海鹹河”這三句話,所指的是說些甚麼嗎?

文字釋義

一位大學教授在講解【說文解字】釋義時,對學生講道:
「古代“呂”是接吻的意思,口對口,是個象形字。」
其中一學生問道:
「如果“呂”是接吻的意思,那麼“品”字又怎麼解釋,是三個人在玩3P嗎?」
教授正待發怒,不料又一個同學起來接著說:
「我看“品”字還好解釋,“器”字呢?四個人和一隻狗在幹什麼?」
全班笑作一團,教授則聞言摔書而去。

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

句句經典句句真!


句句經典句句真!

仔细品味,必定讓你獲益良多!
1)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,就是骯髒。
2)有錢要懂得假裝,沒錢要懂得包裝。
3)不同傻子爭辯,否則就搞不清誰是傻子了。
4)被恨的人沒有痛苦,恨人的人卻遍體鳞傷!所以,寧被人恨也絶不去恨人。
5)缘分是本書,翻得不經意會錯過,讀得太認真會流淚。
6)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,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。
7)學歷是銅牌,能力是銀牌,人脈是金牌,思维是王牌。
8)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跑點,而是赢在轉折點。
9)錢有兩種:花掉的是錢,是財產;沒花掉的是“紙”,是遺產。
10)長得那麼美那麼帥氣,自己卻不知道,這就是氣質;那麼有錢那麼有才華,别人卻不知道,這就是修養。
11)把脾氣拿出来,只是本能;把脾氣壓下去,卻是本事。
12)簡單的事重複做,你就是專家;重複的事用心做,你就是赢家。
以上內容感謝 夢舟兒 e.Mail 轉寄提供,係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!

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

養生語錄

◆夏不睡石,秋不睡板。春不露臍,冬不蒙頭。白天多動,夜裡少夢。
◆睡前洗腳,勝吃補藥。晚上開窗,一覺都香。貪涼失蓋,不病才怪。
◆早睡早起,怡神爽氣,貪房貪睡,添病減歲。夜裡磨牙,肚裡蟲爬。
◆一天吃一頭豬,不如床上打呼嚕。三天吃一隻羊,不如洗腳再上床。
◆枕頭不選對,越睡人越累。
◆先睡心,後睡人,睡覺睡出大美人。
◆頭對風,暖烘烘;腳對風,請郎中。
◆睡覺莫睡巷,最毒穿堂風。
◆睡覺不點燈,早起頭不暈。
◆要想睡得人輕鬆,切莫腳朝西來頭朝東。
以上內容感謝 夢舟兒 e.Mail 轉寄提供,係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!

本文於 http://moonyunblogspotcom.blogspot.tw/ 同步貼出

以鏡為師




以鏡為師 

物來則應,物去不留。物來則應,物去不留。
徒弟擦一面鏡子,邊擦邊說:「這鏡子可真是賤貨,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!」
師父笑著說:「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!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!」
「哦?」徒弟也逗趣說:「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?」
「不管什麼東西,只要放到鏡子前面,它都映得出嗎?」師父問。
「當然!」
「那麼東西移開後,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?」 師父問。
「那怎麼會呢?」
「這就是智慧啊!」師父說:「這叫“物來則應,物去不留”。徒弟,你在生活中能做到“事來則應,事過即忘”嗎?」
「不能。」徒弟說「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,還有嗎?」
「多得是!」師父說:「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,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?」
「不會。」徒弟答。
「如果乞丐、棄兒來照鏡,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?」
「不會。」
「這就叫“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”。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,與凡夫居而不憂,你做得到嗎?」師父問。
「做不到!還有嗎?」徒弟興沖沖地問。
「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,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?」
「不會。」
「這叫“把握當下,而無所住”。你做得到嗎?」
「做不到!還有呢?」徒弟窮追。
「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,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?映現綠色時會不會本身也成綠色?」
「不會。」
「鏡子本身雖不變色,卻仍能紅來現紅,綠來現綠,是不是?」
「是,這叫什麼?」徒弟問。
「這叫“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”。你做得到嗎?」
「做不到,還有嗎?」徒弟還不解渴。
「鏡子映人、映物、映狗、映水、映火……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不變,這叫做“體不動而用常顯。用常顯而體不變”你明白嗎?」
「明白了。」徒弟感嘆地說:「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,竟蘊含了這麼多道理!真是物物皆可為師。」
以上內容感謝 夢舟兒 e.Mail 轉寄提供,係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!

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

唯獨這件事不可以 

縱使你可以一個人靜靜的聆聽音樂或翩然起舞;
一個人彈吉他、吹簫、鳴琴、唱歌;
一個人低酙淺酌、泡香茗、喝咖啡;
一個人行千山、走沙灘或在雨中漫步;
一個人在花前低吟、月下長嘯;
一個人逛大街、看那匆匆忙忙的人來人往;
一個人踏青、郊遊、旅行;
一個人揮灑彤管或是信筆塗鴉;
一個人看電視、翻閱報章雜誌;
一個人狂溜網頁或看書與古人神交;
甚至一個人在窗前發呆、或憑欄自言自語...
但是唯獨“愛”這件事,自己一個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!
雖然儘管你可以發揮博愛精神,大公無私的去泛愛眾而親仁。
但是唯獨涉及兩個人感情的這件事,卻無論如何也不可以跟第三者分享!
─ 夢筠 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