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

智慧人生



智慧人生
在這世上,有些人值得你對他好,有些人不值得。並非每個人都懂得感恩,都會領你的情。在生活裡,你常會發現,對一個人越好時,他反倒是覺得理所當然,非但不回報,還態度惡劣。所以,對人好也要分人。感恩的,就給他更多。不感恩的,就離他更遠。
每一個走進你生命的人,都不是偶然。緣分,並非是簡單的上天安排,而是一種個性上的吸引力。人人都是一方神秘的磁場,吸引著類似氣質的同伴。遇到什麼樣的人,也側面印證著你是什麼樣的人。有人抱怨“為何總遇不到靠譜的人?"的確,這個問題是該好好問問自己。
一輩子,一瞬間,如果看開,多半快樂;如果計較,多半煩惱;如果在意,多半心累;如果放下,多半輕鬆;如果懂得,多半理解;如果忙碌,多半充實;如果努力,多半獲得;如果明白,多半成熟;如果知足,多半幸福。人生,有得有失,生活,有進有退,做好自己,搞好家庭,人生,多半幸福。
恩人,給你幫助;敵人,幫你清醒;友人,與你攜手;親人,伴你左右;貴人,使你添福;能人,治你毛病;小人,使你謹慎;愛人,給你力量;賢人,解你迷津;眾人,助你成功。有時間,多去看看平時無暇顧及的親朋好友,善待身邊每一個人;是他們成就了你的人生!
這個時代什麼最多?答:朋友最多。僅見過一兩面的泛交、只打過一個照面的成功人士,統統被納入了"朋友陣營",張口閉口"那是我朋友"。當友情成了炫耀身份的資本,就可以解釋為何很多人明明朋友那麼多,卻還是會孤單。功利化的交友,讓友情的含金量越來越低。朋友,還是越簡單的越珍貴。
花開一季,人活一世,樂天隨緣一些,就會輕鬆自在一些。衝動來自激情、平靜來自修煉,別讓外界浮躁了自己。外境好壞並不是苦樂的根源,真正的始作俑者是我們的心。修煉,就是藉完善自己抵達幸福;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。想開了自然微笑、看透了肯定放下。放下了貪念、看淡了得失,才有閒心品嚐幸福。
出門在外,不論別人給你熱臉還是冷臉,都沒關係。外面的世界,尊重的是背景、而非人本身。朋友之間,不論熱臉還是冷臉,也都沒關係。真正的交情,交得是內心、而非臉色。不必過於在意人與人之間一些表面的情緒。摯交之人不需要、泛交之人用不著。“情緒"這東西,你不在乎,它就傷不到你。
人與人之間,就是一種緣分;心與心之間,就是一種交流;愛與愛之間,就是一種感情;情與情之間,就是一顆真心;錯與錯之間,就是一個原諒,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。人人都有自尊,人人都有苦衷,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、做法、活法。理念不同,做法不同,活法就不同,不要去改變別人,做好自己就好!
一輩子堅持去做,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堅持,而是因為堅持才有了希望!不是因為有了機會才爭取,而是因為爭取了才有機會!不是因為成長了才去承擔,而是因為承擔了才會成長!不是因為擁有了才會付出,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會擁有!
忙碌的初衷是為了心的滿足與幸福,靈魂有時也會在追逐中疲憊,人一旦疲憊,情緒就會導致心理的失衡。那麼辛苦的穿梭於鋼筋混凝土之間,到底為的是什麼?當有一天靜靜內省,感受著自己當下的幸福和快樂。才發現,對物質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。如果貪著太多,容易不擇手段,誤入歧途,所以要學會適可而止。
生活是柴米油鹽的平淡;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;是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的遺憾;是行至水窮盡,坐看雲起時的峰迴路轉;是靈魂經歷傷痛後的微笑怒放;是挫折坎坷被晾曬後的堅強;是走遍千山萬水後,回眸一笑的灑脫。時光,濃淡相宜;人心,遠近相安,生命的美在於平和,生活的美在於平淡。
以上內容感謝 Andy liou e.Mail 轉寄提供,係由 夢筠 整理編輯增益分享!

本文並於xuite奇緣春苑 同步貼出

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

當孩子犯錯時



當孩子犯錯時 
孩子犯錯,不用批評,只需講八句話,其餘都是廢話!
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。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,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,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。而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,事情就已經很清楚並得到解決了。家長不妨可以一試。
第一個問題是:“發生什麼事情了?”
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,但是非常重要。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,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:“一定是你先打他,他才會打你。”“一定是你做錯事,老師才會處罰你。”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,很可能冤枉孩子。況且,讓??孩??子有機會說話,即使真的是他的錯,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。
第二個問題是:“你的感覺如何?”
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,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,無所謂是非對錯。很多時候,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。一旦說出來,哭一哭,罵一罵,心情就會好多了。腦科學研究表明,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,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。也就是說,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,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。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,才可能冷靜思考。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,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,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。
孩子夠冷靜之後,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:“你想要怎樣?”
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,先不要急著教訓他,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。
第四個問題:“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?”
在這個階段,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,想各種點子,合理的、不合理的、荒唐的、可笑的、噁心的、幼稚的……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。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,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。
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,就可以問他第五個問題:“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?”
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,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?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,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。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,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,讓他明白現實真相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,但是要避免說教,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。
然後問他:第六個問題:“你決定怎麼做?”
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,如果他了解後果,通常會做出最合理、最明智的選擇。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,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。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,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,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。這樣子,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。何況,就算他選擇錯誤,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。
接著問第七個問題:“你希望我做什麼?”並且表示支持。
等到事情過去之後,問他最後第八個問題:“結果怎樣?有沒有如你所料?”或是“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,你會怎麼選擇?”
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。
如此練習幾次,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不需要我們操心了。
記住經典八問:
 第一個問題:“發生什麼事情了?”
 第二個問題:“你的感覺如何?”
 第三個問題:“你想要怎樣?”
 第四個問題:“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?”
 第五個問題:“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?”
 第六個問題:“你決定怎麼做?”
 第七個問題:“你希望我做什麼?”
 第八個問題:“結果怎樣?有沒有如你所料?” 或是“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,你會怎麼選擇?
父母若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就不能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。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,並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,從而達到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目的。只有這樣,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思考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(圖文/網路 由 夢筠 蒐輯整理製作增益分享)
本文並於xuite奇緣春苑 同步貼出